英山县方家咀乡闵家河村生态茶园。(受访者供图)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毅 黄璐 通讯员 童壁 胡安仁
【资料图】
“奖金分别为800万、600万和400万元!”4月20日,英山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,黄冈市副市长潘国林宣布,对2022年在英山茶产业链建设考核中荣获前三名的企业给予重奖。
话音刚落,全场响起热烈掌声。大手笔重奖茶叶企业,饱含英山县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殷切期望。
“群龙无首”盼龙头
英山是黄冈茶产业链链主单位。2022年,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7.14万亩,茶农15.6万人,占常住人口近一半。产量超3万吨,综合产值达到82.86亿元,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的2022年度“茶业百强县域”中列第31位。
英山种茶有千年历史,形成产业也有40多年,但品牌不响、产业链短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仍较严重,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企业小而散,缺乏龙头引领。全县有茶叶类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,至今未诞生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。
龙头企业是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,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。
英山茶产业亟需龙头企业引领带动,但绝不能仅仅指望市场来慢慢优胜劣汰,需要政府激励引导。
“首先必须改变以往对茶叶企业撒胡椒面式的补贴政策。”英山茶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安哲说。
2022年1月,英山出台加快推动茶产业链建设若干措施,其中一条分外引人注目:“按产值、税收、企业投入等进行综合考评,对排名前三的茶叶企业,予以重奖。”
重奖有多重?位列前三名的企业可获得1800万元奖励,其中第一名800万元。
“对业绩好、成长快、敢投入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,帮助它们脱颖而出,尽快培育能引领产业发展的综合性龙头企业,是英山茶产业实现突破的关键一招。”英山县委书记郑光文说。
比出真正龙头
考核文件还在征求企业意见,就已经一石激起千重浪。
“什么?只奖前三名?那我们小企业怎么办?”“听说头三名企业要分1800万?”“这么重的奖,考核怎么保证公平?”座谈会上,茶企老板们提出各种意见。
“茶企实力不强,品牌打不响,议价能力弱,科研不敢投入,开发不了新品,产业发展就没有前途。必须尽快培养龙头企业!”县领导耐心和大家沟通。
最终,经过近两个月的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,考核意见才正式出炉。
面对史无前例的大奖,全县大小企业纷纷摩拳擦掌,但了解考核细则后,最终只有5家茶企正式报名参与。
原来,为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,英山委托第三方公司对参与企业进行建账审查,并由审计、税务等部门复核。固定资产购置、商品销售和支付茶农货款,笔笔都要票据齐全,清清楚楚。每季度还要公布进度,最终结果在全县公示。
选出真正龙头,考核设置了诸多“硬门槛”。比如,要想拿冠军,年销售额必须达到7000万元,支付茶农货款不低于4200万元,税收达到210万元。
奖励资金使用也有明确规定。英山县副县长王俊介绍,奖金来源于英山整合的各级各类支农资金,企业只可用于购买设备、基地建设、品牌打造、科技创新等。有位企业家说,企业发展要靠市场,而不是跑市长。考核规则透明,企业可以全心全意搞经营,而不用钻墙打洞搞关系了。
今年4月,获奖企业在全县公示,各项经济指标一目了然,同行心服口服。
产业链成最大赢家
为奖金,更为荣誉,英山茶企开始了一场“军备竞赛”。
这次获得冠军的湖北金雷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高达1166万元,而亚军湖北新兴茶业有限公司不遑多让,投入1801万元新建厂房并购置生产线,季军英山云雾茶业股份公司2022年已经投资了858万元,今年又开建一套新的生产线。大广茶业有限公司虽然惜败,但总投资过亿元的第二期茶产业园即将在5月底投产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22年英山茶企固定投资达3.02亿元。
有项考核条件并不起眼,却收获奇效。参赛茶企必须自掏腰包,对县里的小型茶叶加工厂进行改造,每家至少投资10万元。资助的加工厂越多,得分越高。
杨柳湾镇宋家榜村的黄定胜在全县率先“吃螃蟹”,他自筹10多万元,加上新兴茶业资助的10万元,赶在4月份更换了全新的烘干机等设备,当年干茶加工量就由40万斤增加到60万斤,茶叶品质也有提升,一年就把投资赚了回来。经统计,全县有40余家小型加工厂得以实现设备改造,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均得到了全面提升。
新兴茶业总经理裴立新说:“对加工厂进行改造,让英山茶产业的供应链强筋健骨,这钱花得值!”
重奖并不是茶产业奖补的全部。原有的茶企进规入限、实施技改、新扩建茶叶基地、技能人才等补贴仍然得以保留。
绿意盎然的茶园里,茶农们正在采摘新发的嫩芽。伴随着手指一起一落,2023年全新的角逐又已开始。在跑道的前方,除了闪闪发光的三座奖杯,还有一笔600万元的国家级龙头企业认定奖,在等待着它的主人。
X 关闭